【專欄文章】躲到自然中去休息〜談園藝治療裡的植物體驗

2016-12-27

躲到自然中去休息

〜談園藝治療裡的植物體驗

 

            文/羅皓誠(嘉南藥理大學幼保系助理教授、諮商心理師)

 

筆者是一個諮商實務工作者,深知在助人這條道路中,若要充滿熱情,又能走得長遠,先將自己的身心狀況照顧好是相當重要的。在不斷付出心力的過程中,若能時時安頓自己的身心,讓自己經常處於穩定平和的狀態,不但能提供給對方更有品質的服務,也能讓長期處於耗能狀態的諮商工作者不致耗竭。筆者想要分享的是自己有親身體驗,可以用來照顧自己,也可用來照顧他人的一種助人方式,那就是園藝治療。

    繁忙的工作與日常生活中,筆者曾經不斷反思,到底有甚麼事不是為了應付現實需求,沒人逼,自己也可做得自在與開心,可能做到老都不會膩,還能與自己的專業有所結合。經過不斷的思索與探索後,大自然三個字浮現在筆者的腦海裡。每當身心疲累或精神煩悶時,躲進大自然,往往是最直覺也最簡便的途徑。面向自然,打開五感,看看自然的山光水色,感受拂面而來的一陣清風,聽聽松濤水流,吸入滿滿的淡淡花香,好像人世間的煩惱,都能夠緩緩消融到大自然中。思考自己的專業領域,能融入大自然元素並與其作結合的,腦海閃過的就是園藝治療。在眾多表達性媒材治療的方法中,園藝治療可說是少數具備親生命性,能藉由體驗生命成長與變化的過程,帶動內心成長與喜悅的一種助己、助人的方式。

    一般諮商師的基礎訓練中,對於人的瞭解是紮實的,但是對於植物的瞭解卻是缺乏的。有鑑於此,筆者投入時間學習關於植物、景觀的基礎知識,也考取園藝技術士、造園景觀技術士等偏向實務操作的證照,期待能將植物與景觀的知識與技能,融入到自己的助人工作中。此外,也在學校嘗試開設園藝治療、樂活園藝與身心照顧等相關課程,期待將園藝治療的相關理念帶給更多有需要的人。本篇短文主要目的並不在談論嚴謹的研究,也不是談論園藝治療完整的論述,完整的論述會涉及到對於人、對於植物、對於景觀、對於人與人、對於人與植物、對於人與景觀等多項度的探討。本篇只想聚焦在植物,分享筆者與植物互動的過程中,對於植物的一些體會,期待有更多的人願意嘗試引入植物的療癒力量,用來照顧自己和幫助他人。

 

一、要與植物搏感情,植物才能對你產生效益

    相信有接案經驗的心理師都了解跟個案建立信任關係的重要性,能不能建立有品質的諮商關係,往往是諮商能不能產生效用的關鍵因素。人跟人之間的瞭解是有層次的,從表面的瞭解,一直到內心經驗深刻的共鳴。當一個人對你越能信任時,就越願意打開心窗,邀請你進入他的內心世界,與你分享更深層的生命饗宴,此時,心理師更有機會對其生命產生關鍵性的影響。也就是說,當兩個人的生命經驗有更深刻的交流與碰撞後,個案比較能因為心理師的影響而改變。人跟植物的互動也是如此,如果你對植物的了解只停留在表層,那麼植物就很難走入你的生命世界去影響你,甚至改變你。

    以一種常見的植物-桂花來做說明。有些人可能走過桂花的旁邊,連它是什麼名字都不知道,在此人的眼中,它就只是一棵不知名的樹,對它也不會有特別的感覺。有些人可能知道它的名字,可以認出它叫桂花,可是桂花與這個人的生命經驗並沒有什麼連結;因為,它就只是一個名字。有些人不但知道它叫桂花,而且與桂花有一些較深刻的互動,例如他曾吃過桂花糕,所以桂花的味道就在他的味覺當中留下深刻的記憶。如果這個桂花糕也是自己動手做的,自己親手去把桂花摘下來,自己親手把桂花加到麵粉中,自己親手烘培出桂花糕。當你一口吃下時,這個桂花糕不只是一個甜點,這個甜點裡面有你的參與、有你的心血、有你的勞動、有你的體會,吃起來感覺完全不一樣,因為這個桂花糕已經有了你的情感投入,已經有了你的心靈經驗在其中了。如果當你吃這個桂花糕的時候,那是一個秋天的傍晚,你與愛人一起坐在夕陽的海邊,兩個人共同品嚐你親手所做的桂花糕,一邊聊天一邊共享這美好的景色,我想以後當你吃到這個桂花糕的時候,你的內心世界裡,你的心靈經驗中,所填滿的不只有味覺的經驗,還有充滿你與愛人在那個黃昏、那個美麗的晚霞所擁有美好的回憶。這時桂花在你的內心世界裡,就不再只是一個物質上的植物,而是一種與你心靈有觸動的深刻體驗。

    因此,當我們可以打開我們的五感,包括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去接觸大自然中的植物,細心地感受、慢慢地品味與植物的接觸,我們的內心世界自然也會變得豐富與深刻。因此,若身為專業的助人工作者,自己也能與植物有較為深刻的互動經驗,就較有機會帶領自己或你的個案,打開五感,好好接觸大自然中的一花一草,用心去感受植物,與植物建立更多個人生命經驗的交流。當你自己遭遇生命中的一些瓶頸時,植物也較有機會能進入你的內心世界中,滋潤你枯竭或受傷的心靈,為心靈重新注入一股療癒與成長的暖流。

 

二、生活中的點滴滲入,改變才能持久

    筆者認為園藝治療要能發生持久的影響,必須是在生活中去實踐,而不只是執行一套課程或方案後就結束,也不是只學一套知識性的論述,而是必須在生活中去體驗,最好可以融入生活中,變成一種生活型態。例如一位高階的白領主管覺得自己壓力太大,希望透過園藝治療的課程來紓解自己的壓力,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質。這位主管可能在參與課程的過程中,很目標導向的學了很多關於植物的知識、用途、與功效等相關的知識,在參與課程的過程中也都能夠投入去體驗植物所帶來的療癒感受。但是回家後因為時間繁忙的關係,沒有時間持續去接觸植物,接觸自然,這樣植物也很難在該位主管的心靈世界占了一席之地,當該位主管內心有所困擾或壓力大時,植物也很難發會效用來幫助這位主管。但是若每天的生活中可以給自己一點時間,暫時放慢腳步,也許幫自己的植物澆澆水,修剪一下植物的形態讓它變得更美,或是摘下它的葉子泡一杯自然而香氣四溢的花草茶,或是動動手用植物來布置自己的空間,改變自己對所處環境的感覺,讓自己每天的生活中都存在著植物的身影。在每天與植物互動的過程中,植物的效用就會一點一滴地滲入,這樣的改變,比較能帶來本質上的改變。

 

三、熟悉植物的不同用途,將其融入有益於身心的活動中

 

    除了認識各式各樣不同的植物外,植物對於人有各式各樣不同層面的用途,這些用通常會展現在食、衣、住、行等生活的各個層面中,人類文明的發展,可說是與植物息息相關的。而在園藝治療中,可以將這些應用安排到不同的單元中。例如假如要設計一個與紓壓有關的單元,就可以去思考甚麼樣的方式是可以幫助一個人釋放壓力的。此時,將香草類的植物放入活動中就顯得很適合。因為香草植物本身所散發出來的味道,經過嗅覺或味覺,可以對人的神經系統產生一定的舒緩作用。所以可將香草植物引入各式各樣不同的園藝活動中,例如教導成員種植或繁衍香草植物,可以用來布置自己熟悉的空間,也許在陽台,也許在庭園,也許一陣微風輕輕吹過,此時空氣中散發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就能有適度紓壓的效果。或是摘取一些葉片,將它放入開水中,就可以泡出一壺散發出迷人風味的香草茶。或是用香草來入菜,教導學員用自己種的植物做出一道道風味獨特的料理,吃下自己完成的作品,這種成就與喜悅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如何將植物應用在人們的食、衣、住、行中,讓植物對人們的身心產生效益,是園藝治療中可以去思考的方向。

 

四、為不同的對象,量身訂做不同的園藝活動

 

    對於個案的困擾為何,他們困擾的根源為何,以及如何啟動改變的機轉,這些關於個案概念化的過程對於一個訓練有素的諮商師而言應該是不陌生的。然而,關於園藝的種種不同活動設計可能就是諮商師訓練裡較為缺乏的,譬如與植物繁殖有關的園藝活動,例如播種、插枝、葉裂、壓條等。與植物的栽培與照顧有關的活動,例如灌溉、種植、施肥、鋤草、修枝、剪枝、病蟲害的判斷、疾病防治、植物養護等。與植物的實際應用有關的活動,例如食用、藥用、農產品加工等。與植物的美學應用有關的活動,例如押花、插花、葉拓、種子森林、組合盆栽、療癒植物的製作等等。這些園藝活動該如何操作,該如何引入療癒的過程,甚麼樣的活動會有甚麼樣的效益,這些訓練可能是傳統諮商師訓練所缺乏的。

    因此如何了解個案的需求、特性,並導入適合的園藝活動,是有志從事園藝治療的工作者必須要加強的。例如,假如要設計一個適合高階白領主管的園藝治療,就要去思考這樣的族群他們最常遇到的困擾是什麼,亦即個案概念化為何。首先是這樣的族群由於時間緊湊,往往缺少運動,更常常是三高的高危險群,因此稍微有些強度的體能訓練對這些族群是有幫助的,因此可以引入修枝、剪枝、翻土、播種、採摘、造園等需要一些體力的活動,用來幫助這些高階主管改善它們的體能狀況。另外他們往往為了管理上的績效,在與人際互動的過程中常是充滿緊張,更是所謂的高處不勝寒,平常生活中難以與周遭人有可以說心事,可以相互信任的關係。因此,如何設計相關的團體活動,讓他們在園藝治療團體中有機會體會與外面世界不一樣的人際互動,可以自在談論個人經驗而不用顧慮太多的人際經驗,這樣,能有助於釋放他們在外界充滿緊張的人際壓力。而他們的生活型態常常是不斷與時間賽跑,很難有時間讓自己的心靜沉澱,轉化心情,久而久之難免心力耗竭。因此,安排一些可以幫助其放慢腳步,用心生活的園藝活動,將能有助於其降低時間壓力,提升生活品質。例如,療癒小盆栽的製作、組合盆栽的製作、辦公室空間的園藝綠美化、園藝結合正念等活動等。

 

    以上是筆者近年來從與植物互動的過程中,所得到的幾點體驗,對於有興趣從事園藝治療的專業人員,筆者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要親身去接觸植物,培養與植物互動的感覺與默契,相信你的經驗越多,你從植物的獲益也就更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