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心的傳譯者-身為諮商心理師的自我定位

2016-12-29

心的傳譯者-身為諮商心理師的自我定位

文/陳慧甄(諮商心理師)

    成為諮商心理師的過程中,身旁不時會傳來這樣的聲音:「諮商心理師在做什麼?」「真的會有人跟你說祕密嗎?」「人家只要跟你講幾句話,你就知道他在想什麼嗎?」還在求學階段時,因為自覺跟這個外人難以理解的神祕工作沾上了邊,背負著想捍衛專業兼正名推廣的使命感(而且還要不辱使命),常會正經八百地背出教科書裡的名詞解釋來回答。想當然爾,對方越聽越納悶,而我就越努力地解釋,但通常只是加速讓對話邁向句點。

    開始執業之後,慢慢接觸到不同年齡、領域的案主,我有好一陣子陷入新手諮商師無邊無盡的焦慮:「我剛講的是不是蠢話?」「真的有幫到他/她嗎?」「這樣的諮商策略適合嗎?」「有達到案主的諮商期待嗎?」那陣子的我,面對旁人所提出的疑惑,變得有些綁手綁腳,通常都會心虛、客氣地微笑回答道:「就是陪人講講話、發洩情緒啊!或是陪他/她想一想未來要怎麼走之類的…。」但是,老實說,那時候的我都不太確定諮商心理師到底能幹嘛…。

    然而,在無數次戒慎誠懇地陪伴案主、無數次認真努力地和督導討論、無數次不放過自己、來來回回的省思之後,我發現自己漸漸有把握能和哪些案主走一段,懂得如何跟案主檢核諮商關係及歷程,也了解什麼樣的案主需要轉介或找督導協助。在這段過程中,我的心長出了敏感度,也清楚了解自己的那些特質或態度能真正影響案主,甚至能清楚知道哪些時機需要耐心與案主同在,或何時朝改變的方向推他/她一把。

    當我可以這樣安心無愧地認同自己的角色之後,再次自問諮商心理師究竟在做什麼時,心裡浮現的答案是:「心的傳譯者」,我認為那代表著「傳遞翻譯」的意思。

    在案主身上,我幫他/她向過去的自己傳遞藏匿許久的抱歉和掛念,對現在的自己翻譯那些讓自己受苦卻又難以告別或放下的因應模式,使其了解其中有哪些曾經安全美好的回憶、有多少汗淚交織的努力,或是對未來的自己傳遞生命的祝福和提醒,也宣告自己將如何一步步邁步向前。

    面對深深滿足彼此,卻又同時狠狠撕裂對方的伴侶,或是彼此怨懟、無法靠近卻又緊密牽連難斷的家人,或是相處時要不沉默到幾近窒息、要不尖銳到想轉身逃離的父母與孩子,我通常會為這些位居不同位置的角色,傳遞那些指責背後的擔心、期許和需求,讓其看見對方並不是有心傷害,更不是毫不在意。翻譯出那些猛烈攻擊和冷漠抗拒,其實來自反覆失望的挫折,或是長期僵化缺乏調整的互動模式,或只是系統中少了可以支持彼此、滋養個人的有效資源。更多時候,我覺得自己傳譯的是,這些人之間,即使痛苦矛盾,仍那樣堅持、努力著不願放棄對方的「愛」。

    帶著自詡為「心的傳譯者」的想法從事諮商工作,我因而見證許多案主生命中的韌性與彈性,也分享了不少伴侶或家人間單純美好的初衷與和釋懷的微笑,心裡對這樣的自我定位越來越篤定踏實。也期待這樣的簡單分享,能引發更多心理工作者找到更多對自我的反思與價值所在。